教育新闻

“罗老师是来自广东的老师,我们是来自贵州的学生”

  罗洁珍利用“课后四点半”的时间,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给孩子上实践课。

  社区的留守儿童在认识地球,开展“四点半课堂”实践。

  “四点半课堂”,孩子们拿着做好的地图拼图合影留念。

  “我们中国有多少个省?多少个市?多少个自治区?多少个特别行政区?”

  2021年11月的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窗外略有阴雨,玉秀街道的玉秀社区儿童阳光服务站里,却涌起一片暖意。“罗老师是来自广东的老师,我们是来自贵州的学生。”服务站的孩子伸出手,比划着地图上广东和贵州的距离。

  这里是普定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21年3月,广州花都区与普定县建立结对关系,花都区新雅街雅瑶小学副校长罗洁珍,来到普定县开展挂职教育协作工作。

  “双减”政策全面铺开后,对乡村留守教育带来了哪些影响?在罗洁珍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词:陪伴。“‘双减’之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了解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跟他们的距离拉近了,交心的时间也更多了。很多事是我们在课堂上了解不到的。”

  01

  思考

  父母出去打工,但孩子们也需要有人陪伴

  “没见过纸牌,没上过地图课,罗老师来之前,这些都没有。”

  在玉秀社区儿童阳光服务站里,阿欣倚靠在罗洁珍身边,罗洁珍摸了摸女孩的头。

  2021年3月,罗洁珍来到普定县开展挂职教育协作工作,她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去易地搬迁安置点的社区和学校。“到了之后我就说,你把之前的扶贫名单给我看,我想一个个去家里走走。”

  即便之前已经有过在毕节支教的经历,初到阿欣家的时候,罗洁珍还是备受触动。听说阿欣的弟弟病了,罗洁珍带着老师们来到阿欣和弟弟的住处。

  “太空了,一共六间房子基本都空着没人。只有姐姐带着弟弟和妹妹,家里没有成年人。”一地的鞋子摆得整整齐齐,但孩子们不会穿;被褥因为常年被尿湿,索性就不盖了。冰箱里都是些发霉的果蔬,窗户和电灯也是都破损的。

  “一个小学生,还要带着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和妹妹。我们去的时候都晚上八点多了,几个孩子还饿着肚子。我每次想起,都受不了。那么小的孩子跟我说,老师,我受不了了,我想静静。”罗洁珍的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这成了她此后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为什么父母不能在这里照顾孩子?“刚开始我也问了这个问题,后来我明白了,因为父母待在这里没有出路。他们只能出去打工,但孩子们也需要有人陪伴。”

  从广州到贵州,不同地域的不同经历,让罗洁珍对当地孩子的需求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这些孩子们,眼里总是缺少一点光,你看他们的眼睛就能知道。父母的陪伴少了,给他们的爱也少了。”

  看着眼前的阿欣,和像阿欣一样的留守儿童,罗洁珍想要做点什么。“留守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觉得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感受爱的机会。应该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人关心自己,让他们知道世界是有爱的,这更重要。”

  02

  拉近

  鼓励孩子们要向家人说出“我爱你们”

  想多陪一陪孩子,还能做些什么?罗洁珍想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社区。

  “‘双减’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减负,那么对于乡村这些没什么兴趣班的孩子而言,‘双减’后的时间能做些什么呢?”

  她决定在玉秀社区做一个“四点半课堂”的尝试,面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故事分享、经典诵读、手工DIY制作、入户慰问等服务实践关爱活动。

  罗洁珍每周来到玉秀社区参加“四点半课堂”服务实践活动。她利用课后的时间,陪着孩子们做手工、做游戏,把曾经的留守孩子们,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首先就是,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了解他们课外的生活。老师跟他们的距离会拉近了。很多事是我们在课堂上了解不到的。这样,就多了一个老师和学生在课外交流的空间。我们每周过来跟小朋友互动,渐渐地孩子对我们也不抵触了,也就会把自己心里所想的事情告诉老师。”

  敞开心扉只是第一步。和孩子们熟悉之后,几乎每个周末罗洁珍都会去孩子们的家里,和他们一起买菜、做饭、做家务。“我觉得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对这些留守孩子是很必要的。我们来,教育协作不只是给到物质上的,更多是要给他们生活的技能,这是要受益一生的。”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精神世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罗洁珍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经典诵读书籍、手工制作材料,鼓励孩子发现美、感受美、记录美;针对孩子们性格内向的问题,罗洁珍鼓励孩子们要向家人说出“我爱你们”……

  “虽然有些孩子声音比较小,但他们的爷爷奶奶听到的时候,是笑眼中含泪花的。”她还与孩子们约定,每周老师到社区上课,我们都有“爱的拥抱”,让孩子们感受爱,学会表达爱,希望孩子们在拥抱的那一刻感受到温暖,长大后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

  “四点半课堂”隶属于玉秀社区“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项目,截至2021年6月,该项目招募学生234人,累计开课84课时,参与2285人次。

  03

  期望

  “我希望阿欣能够像向日葵一样阳光”

  “我很喜欢看到孩子们的笑容,他们一笑,我就开心了。如果有一两个孩子受到我们的影响,能变得阳光自信,我觉得就够了。”

  阿欣比以前更爱笑了。罗洁珍的种种努力,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改变。

  “以前,我们没有做过纸牌,也没有上过地图课。老师教给我们良好行为习惯,还学了七步洗手法。罗老师还发给我们地图拼图,认识不同省市的样子。我知道了贵州在哪里,广州在哪里,罗老师的家就在广州。”阿欣决定带着弟弟和妹妹一起来到罗老师的“四点半课堂”。“弟弟和妹妹在家里没有事做,就想带他们来。我也想带他们认识罗老师,在这里学习一些知识。”

  说起曾经和弟弟妹妹生活的经历,阿欣忍不住又红了眼眶。罗洁珍搂紧身边的阿欣,“那天,老师跟你一起拍照,咱们拿着向日葵,是不是很开心?我希望阿欣能够像向日葵一样阳光,你是弟弟妹妹的榜样。要更阳光,要努力学习,读书好才有出路……”

  借助花都区新雅街道与普定县玉秀街道建立结对协作的契机,罗洁珍还想再多做一点事。她提议,在玉秀社区“四点半课堂”的基础上,挂牌成立两个街道共建的阳光儿童服务站,利用新雅街道发动企业捐赠的五万元资金,添置适合儿童的设施设备。

  在原先“四点半课堂”的基础上,双方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和心理咨询室的使用和整改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建议。在花都区驻普定县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2021年10月28日,花都区新雅街道与普定县玉秀街道共建的阳光儿童服务站挂牌成立。

  “明年,我还想给这些孩子过一个集体生日会。”这是罗洁珍的一个小目标,“我们也和广东企业家沟通,看能不能给这些孩子的父母一些在当地工作的机会?能把父母留在孩子身边,毕竟这才是留守儿童真正需要的。”

  南都要闻部、南都教育联盟联合出品

  统筹:杨存海 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李思萌 梁艳燕

  摄影:南都记者 李思萌 通讯员 李光裕 吴侔卫

  https://www.sohu.com/a/516225097_161795?scm=1007.40.0.0.0&spm=smpc.ch25.fd-news.13.1642042241535tTqOGd1



相关文章